2025-09-19 HaiPress
中国为何选择不断减持美债 背后的真实考量。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,中国大陆已连续六个月减持美债,持有规模创下12年来新低,跌破1万亿美元大关,降至约9808亿美元,每月减持规模约为230亿美元。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猜测。有人将其解读为中国对美国金融打压的回应,甚至声称这是美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兆。然而,背后的真实情况值得深入探讨。
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有多重原因。人民币受到国家严格管控,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自由兑换,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赚取的美元需在央行进行登记。这些美元投资和收益最终都会以某种形式留在央行,由央行按照汇率兑换成人民币。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积累和外国投资的涌入,央行手中的美元外汇不断增多。这些美元外汇需要一种既能灵活流通又能保值增值的方式。美债因其美国长期国家信用的背书、稳定的收益以及自由流通的特性,成为了理想的选择。长期以来,美债一直是中国央行美元资产中占比最大的部分,达到了大约1/3的比例。
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已经对中国对美债的看法产生了影响。近期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显著上升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。随着今年初美国CPI的持续攀升,相同数量的美元在美国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大幅减少。若美国国债的利率无法超越CPI的增速,持有的美国国债及美元实际上在贬值。此外,中国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度并不高。以2020年为例,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十大类产品为主,但这些产品中除了部分集成电路外,大多数产品的可替代性都相对较高。关键在于采购来源和成本差异的问题。近年来,美国对高科技设备出口中国实施限制,这导致中国从美国购买的部分必需品供应受到一定影响。然而,中国可以通过转向欧洲或其他地区来获取所需的高科技货品。